第五人格拉拉队员胸罩是哪一集?爆粗!这设计简直让人疯了

频道:攻略问答 日期:

手机屏幕亮着,凌晨三点的微博热搜闪烁着刺眼的光。我戴着耳机,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第67条@某导演的评论:“这叫角色塑造吗?倒不如叫春装秀场。”隔壁桌的女孩正在录屏,她压着胸脯笑:“人家打码得只剩肩带,你让我家妹妹玩这图怎么弄?”

第五人格拉拉队员胸罩是哪一集?爆粗!这设计简直让人疯了

角色设计本该是游戏灵魂,可当“拉拉队员胸罩”成了全网搜索量前三的关键词,这活儿怕是要背到美术组头上。我在新世界城市发展处晃了半个多小时,看着那些穿着三角背心的移动剪影在路灯下摇晃,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运动会——彼时拉拉队穿着统一的队服,汗水浸透短裤也比这靠谱。

当角色建模成了流量密码

照相机架在游乐场摩天轮上,游客们对着舞池中央的半透明裙摆按快门。这场景不新鲜,只是换了个三维坐标。上个月我在米薇的剧情本里,看着她穿着格纹大衣在雪地里奔跑,那棉袄兜风鼓起来的样子叫人想给她套件厚外套。可这新角色——

她在天台跳啦啦操的动画持续两分三十八秒。我暂停在1分23秒截图,仔细数了数材质球的面数。那根从后腰绕到胸前的缎带,比现实中任何约会小挂件都金灿灿。有人说这是二次元审美的错,我倒觉得,当角色的运动潜能被压缩成腰际那一寸褶皱,这审美怕是穿越进罐头车间了。

人人都是猎奇者也是猎物

深夜十一点半,贴吧里炸开个烫手的帖子。写着:“第五人格这新角色,怕不是要集体捐献器官了?”底下飘过五百条麻辣烫评论。有人附图放大肩带接缝处的cg精度,有人晒出自己的反手gif,更多人问:“胸罩是真的能交互吗?”

我突然记起上周五的养生堂广告。那道燕窝羹煎得金黄,主播说:“蛋白质流失1%,营养就差30%。”现在轮到这群猎奇者,拿着弹幕里的爆料做算术——一个角色被切分出几十个素材包,像切开的酥皮蛋挞,每分出来都是新的消费节点。

写在四十回合之后

老张在月台边上点烟,雾气融进蝉鸣里。他说他带妹妹打了七个月野人,直到看到那个戴着发卡的拉拉队角色才退出。“这不对劲。”他说,“你看他们连球棍都懒得建模,倒把腰间流苏做得能甩出五厘米空气音效。”

我在红教堂二楼的窗台上坐了半个多小时。剧情片头里,那群穿校服的学生从教堂前跑过,女孩子们的马尾辫在风里翻飞。突然想到,真正的啦啦操教练会怎么改写这个场景——会把角色建模的重心放在膝盖的弯曲幅度,而不是裙子的抖动频率。

夜深了,该醒醒该醒醒

城市废墟里开着便利店,荧光棒在冷柜玻璃上投下烟屁股的影子。收银台阿姨问要不要买电池,我说要,又说这游戏里头的电量设计才叫离谱——当玩家能精确控制角色呼吸时,为什么连根汗珠都要打上模糊马赛克?

凌晨三点四十,热搜榜换上新面孔。“第五人格拉拉队员胸罩是哪一集”跌到第九页。我盯着那行褪色的字体,突然想起夏日限定的冰镇柠檬水。那些渐融的冰块在杯底投出可疑的光斑,就像游戏里的某些材质球在虚实之间晃悠——可口可乐里喝出异物的几率,或许比掏出个性格立的拉拉队员还低。